文理学院介绍

文理学院的历史

什么是文理学院呢,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一般提到文理学院,大部分指的就是小型的私立大学,而比较常说到的就是他们的小班教学。一般文理学院都有非常高的学生满意度,教授对学生的关注度特别高,然后鼓励学生课堂发言及讨论。

对于文理教育的定义,我翻译了大英百科中的内容:文理教育提供传授基础知识并且发展学生通识学术能力的大学课程。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形成了对比。著名学者Howard Greene在介绍文理教育的时候说:“在今天这样一个复杂并且随时在改变的世界里,我们必须要学习并且拥有高度的学术知识,批判性思维,社会道德理念,正确的价值观,理性思考,聪明分析,有同情心并且公正,在人生中持续不停学习新知识,去欣赏并且享受美丽的艺术品或是文学作品,然后在需要的时候用这些东西来启发自己,安慰自己,然后也利用历史学到的教训来避免不应该发生的错误,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并且从个人成长及挑战中得到自信。”

其实文理教学的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当时的文理教学是自由的人学的东西(当时存在奴隶及阶级制度),比如语法,逻辑,修辞,等能够让自由人行使公民权利的知识。而非自由的人比如奴隶和仆人才去学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

到了中世纪时代,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等专业也被加入了文理教育的行列。

到了近代就更广了,文理教学已经包含了艺术,人文学,社会科学,科学等专业方向,现代文理教育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式教育所影响,也就是非常注重讨论及反馈。苏格拉底非常提倡学生间的辩论,而这个也正是现代文理学院所非常讲究的。这种教学模式和正常综合大学是有很大差别的。

讲到美国,其实原本美国最早的大学都讲究文理教学,包括最早的几所大学:哈佛大学、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但是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一股转研究型大学的旋风席卷了美国,很多大学都觉得除了通识教育外,必须要有很强大的科研教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些学校也就相继转变为研究型大学。但当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觉得这是他们想要的目标,因此,一些不愿意转变的大学就继续他们的文理教学,然后成为了今年所谓的文理学院。早期的时候,文理学院都是给富裕的白人去上的。但是现在大部分文理学院的人种及社会阶层都已经非常多元化。目前美国仍然有500所大学是被归类于文理学院的。



文理学院的优势

1. 小班教学:文理学院有着较低的师生比,师生比一般在1:10左右,有些学院甚至达到1:8的比例。

2. 通识教育:学生文理兼修,很多学校对学生的选课都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都要选一定的学分。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会追求双专业或是最少辅修一个专业。

3. 师生关系亲密:教授与学生课堂上及课外互动多。课堂上不用说,因为班级人数少,所以教授都能够轻易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上课往往以互动方式来授课,这种模式比较轻松,也拉进了师生的感情。教授也常常会邀请学生到家里吃饭什么的(甚至有些学院,教授必须请学生聚餐或到家里拜访)。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学校,因为教授也住学校附近,而且周边没有什么娱乐场所,教授一般都积极参与学生各种活动。

4. 学生背景好:因为文理学院在传统上一直被许多顶尖家庭背景的白人主流社会所推崇及欢迎,所以学生一直以家庭背景良好的白人为主。当然这个也可能是坏处,因为有些文理学院如华盛顿李大学就是一个非常白人主义的学校,少数民族可能会受到歧视。

5. 研究机会多:因为文理学院一般没有研究生,所以如果教授需要研究助手,只能找本科生。在综合大学里,教授如果想做科研,大多数会选择找博士生或是研究生,因为这些人专业度比较强,不需要太多的培训就可以做高强度的实验。智梦李健老师曾拜访过联合学院,这个学院80%的学生都做过科研。

    6. 课堂管理比较严谨:因为班级人数少,不能逃课或抄袭作业,教授对学生们很了解。

    7. 读研有优势:a. 因为与教授关系好,交流多,能拿到好的推荐信。 b. 因为学习好,成绩一般比较高。 c. 因为文理兼修,在考研时占优势,因为很多考试如GREGMATLSAT等都是文理都考的。 d. 研究经验较多。 e. 教学质量被很多顶尖大学认可。

    8. 老师热爱教学:文理学院是教授研究的坟墓。因为文理学院没有博士生研究生,经费设备也没有综合大学好,所以尤其是理科方面的教授,就很难做出顶尖的研究。因此,选择来到文理学院任职的教授,一般都要是非常喜欢教学,而且是热爱教学多过做研究的。不然这些教授是不会放弃在综合大学的机会的。还有,他们也要喜欢和学生互动,因为这就是文理学院教学的宗旨之一。

    9. 一般大三才需要定专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找寻他们最感兴趣最适合的专业。

    10. 就业也不差:很多文理学院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差,所以一般的感觉是就业不好。但是很多文理学院因为虽然机会较少,但是竞争也少,所以其实整体就业并不差的,很多甚至比综合大学还好。

    11. 跨领域学习容易:文理学院特别提倡跨学科研究,所以很多时候甚至会以财力及资源支持学生做这方面的研究。

    12. 适合学习美国语言和文化:因为学校白人为主中国人少,在语言上及在文化交流上都比综合大学有优势。

    13. 很多文理学院都有分配国际学生奖学金的名额。虽然这些奖学金发给中国学生的较少,但是相对于综合大学还是好很多。

 

文理学院的不足

文理学院的主要问题就是,如果想专精一个专业,可能比较困难,尤其是理工类专业。一些文理学院的理工科类课程的难度不入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在给本科生提供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培养研究生和博士生,所以提供的课程种类和层次比较多。从文理学院转学去综合大学是一个选择。

 

文理学院之间的差别

在拜访23所文理学院后,我觉得其实虽然每个文理学院之间是有不同,但是不同主要体现在某几个方面:

宗教学院/非宗教学院
氛围开放/保守
学生活跃/学生学霸
偏文/文理兼修/偏理
有工程专业/没有工程专业
白人为主/较多元化
大城市/小城/乡下
学生多(3500)/学生中等(2000)/学生少(1000)
美国东岸/中部/西岸

有联盟/独立学院
综合学校/女校

 

    我觉得其实选择文理学院,更多的是从上面的条件里来选,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环境条件。然后之后经过缩小范围,最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理学院。

    其实很多文理学院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如果以上的条件都差不多,其实真的很难比较。比如文理学院的巴克奈尔大学和拉法耶特学院,在我拜访的时候,我问了这两个学校的招生官,差别在哪里,结果连他们招生官都说不出来。这两个学校无论在大小,专业(都有工程专业),地理位置,各方面都非常类似。

 

女校

目前还是只收女性的顶尖著名文理学院包括:威尔斯利学院,史密斯学院,布林茅尔学院,巴纳德学院,还有曼荷莲学院。刚刚说到的女校,民国时期的宋氏三姐妹其实就读的是威斯理安女子学院Wesleyan College(不是现在排名很高的威斯理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威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至今仍然是一所女子学院。宋美龄大一之后转学到了目前排名第四的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就读。希拉里和美国前国务卿也是威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毕业的。

讲到女校,其实女校还是很好的,我觉得除了单纯及安全外,一般很能够锻炼女孩在各方面的能力。

之前我拜访巴纳德女子学院的时候,他们的招生官说了一句让我现在都还忘不了的一句话:“全美国读女校的女性大学生只有大约2%,但是全美国大企业的女性高管里,有20%是之前读女校的。”这个数据让我当时感觉很不可思议,为什么读女校的女孩在事业上更容易成功呢?后来这个招生官就说了,主要是因为一般情况下,男孩子都比较积极主动,而女孩往往不会那么主动争取一些东西。
   
所以在正常大小的各种机会里,很大一部分都被男孩子争取走了。这个包括了社团领导,校学生领导,大型活动组织者等。但是在女校,因为没有男同学的竞争,所有领导职位都是由女孩来做的。而且很多时候,女孩甚至必须站出来做很多原本男孩会做的事情,比如搬重物,吃点苦什么的。久而久之,在这样环境成长的女孩就更容易锻炼出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抗压能力。之后在职场上的成功概率也相对更大。
智梦现任的主顾问黄欣茵老师,就是顶尖女校布林茅尔学院毕业的。同学们反映,女校环境真的特别好,特别有爱,同学之间特别热情,相处特别愉快。真的没有听到一个去女校的学生后悔这个选择的,所以家里有女孩的其实真的可以考虑。

 

工程专业

    我觉得很多男生不选文理学院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工程。其实有几所文理学院是有不错的工程专业的。比如哈维玛德学院的工程就是全美顶尖的,这个学校的毕业生起薪是全美所有大学里最高的,甚至超越加州理工。还有比如吴海超老师本科就读的斯沃斯莫尔学院,在文理学院综合排名第三名,也有不错的工程专业。其他的文理学院比如巴克奈尔大学、拉法耶特学院、史密斯学院(女校)、联合学院、三一学院、罗斯霍曼理工学院、惠顿学院等等,都有不错的工程专业。所以如果想读工程但是又向往文理学院教学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些文理学院。少数的文理学院有商科,比如里士满学院,巴克奈尔大学,但是数量非常少。

 

就业

    有些家长担心文理学院毕业后会不会找不到工作呢?

    我要说的是,文理学院毕业生找工作在某方面确实会比综合大学要稍微难点。

    主要是很多时候,虽然学校也会提供不少的帮助,但是有时候想找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要靠自己主动去争取,比如联系校友和企业什么的。但是,现在无论什么大学毕业都要担心找工作。虽然如此,整体来说,文理学院总体并没有比综合大学难找工作。我举个例子,我曾经拜访过了一所地理位置奇差的文理学院,是位于爱荷华州的格林奈尔学院,方圆4小时车程内基本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城市。只有大片大片的玉米地。我拜访这个学校的时候,因为地理位置的问题,我也特别担心学生就业情况,所以特别和国际学生办公室,询问他们国际学生就业方面的信息。办公室负责人和我说,他们那一届共有45位国际学生,而目前(4月底),总共有13位学生准备在美国工作,17位学生要去读研,剩下的没有和她报告。其实我听到这个,我觉得安心不少。基本上1/3的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找到工作的,而且读研的比例还是蛮大的。不要觉得1/3的比例好像不高,在综合大学的国际学生估计连这个比例都没有到。我们之前也有个学生,在文理学院的明德学院读书。他之前在上海实习了两暑假,结果连续两个暑假共3个月住在我家,因为我家离他实习的公司只有走路5分钟的距离。我就问了他明德学院(也是在半年都是大雪封山的荒郊野外,坐大巴到最近的大城市波士顿要6小时)的就业情况。他说明德学院这几年的中国学生就业情况,基本上是差不多一半的学生都能在美国找到工作,而其他大部分都会选择读研。所以我想说的是,文理学院就业并不如想象中的困难。但是我还要说的,就是如果在文理学院想成功找到工作,那必须做很多额外的努力。比如主动去就近的城市参加招聘会,或是主动联系校友攀关系。如果只是守株待兔,即使有50%的人找到工作,您孩子很可能会是另外那50%找不到工作中的其中一员。不过我要提醒的是,文理学院在中国的知名度毕竟很小,所以回国就业可能会比较吃亏。所以我觉得目标是要回国的话,基本上最好在名校读个研再回来,相对在就业方面会更好点。不过在申请研究生方面,文理学院可是非常吃香的。综合大学特别喜欢文理学院的孩子。

 

补充

    布林茅尔学院有1300+学生吧,智梦的学员可能就占了里面15人。越来越多人对女子学院的认可也使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上次拜访了文理学院排名32名的巴克奈尔大学,中国学生前年共有279人申请,去年就激增到398人 。

很多文理学院有3+2项目,3+2的最大好处是获得两校文凭,起点高。3年在文理学院学习,之后2年在综合大学读工程专业。文理学院往往和顶尖名校如哥伦比亚大学,加州理工,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达特茅斯学院,佐治亚理工等学校合作。

所以想读工程又想到文理学院的学生,可以选择提供3+2项目的文理学院。在前3年就读文理学院,然后第四年到合作的综合大学读工程。总共读两个工程课程,然后可以获得两个学校的文凭。

智梦去年就有个学生,从50名的文理学院读书,凭借3+2项目,转进哥伦比亚大学读工程。毕业可以拿哥大的本科学位证。这是一个进入顶尖名校如哥大的捷径。最好大一就确定,因为要在3年内把工程的先修课程学完。所以越早确定越好。刚入学时就可以和负责3+2项目的教授了解情况。

    大部分美国人都不会想上5年本科。因为想赶紧毕业去工作挣钱啊,因为很多美国学生是自己付学费的。但是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如果通过排名50名文理学院的学生,能进哥大也是很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