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学员 XY

就读高中:宁波效实中学IB班

所在城市:宁波

录取大学:维克森林大学 ED1

申请感言:

抱歉分享这么晚,也不清楚分享申请的过程需要包括哪一些内容,下面就粗略地介绍一下我的感想、选择以及准备,然后我是个话唠这次分享也是给自己一个记录,所以大家挑着想看的内容看,我就是没有选择叙述整体的经历。然后字有点多,可能有很多错别字什么的,请将就着看一下吧,我不想再重头看一遍了。

 

1/ 中介 …………………………….….. Pg. 2

2大学选择 ……………………….… Pg. 3

3/ 标化成绩 ……………………….… Pg. 5

4/ 校内表现 ……………………….… Pg. 7

5/ 文书写作 ……………………….… Pg. 8

6/ 课外活动 ……………………….… Pg. 9

7面试 …………………………….….. Pg. 11

8/ 建议 …………………………….….. Pg. 13

 

 

通过妈妈的转述得知在网上以及智梦的群中有很多同届申请的同学的经历,原来以为自己已经很用功,现在看来我与她们比起来某些方面(尤其是标化)是非常不用功的了。即使是智梦的顾问也认为我的标化与大学申请的结果是极为不符的,是奇迹。但直到现在,当我结束申请,用客观的眼光看待我的申请过程时,我才发现我的申请结果并非所谓的奇迹,而是恰巧我的方式得到了招生官的认可。

 

就我个人的想法,申请过程拼七巧板,一块不可缺,但可以通过其中某一块或者某两块的亮丽色彩使整一个拼出的形状更加引人注目

 

的申请结果对有些人而言可能并不好,对有些人而言纯属幸运,但实际经历过一番却能看的出其中的因果联系,没有一个申请结果是偶然的

 

 

 

1/ 中介

初期对于自己的申请并不十分在意妈妈有帮我找外面的中介机构,或者也有中介主动联系我,当时是了很多次的面谈和讲座,现在回想了解到的都是非常肤浅的网上随处可见的内容,所以对中介并不上心

加上因为我上的是国际,学校有升学指导的老师就不像冤枉钱。选择智梦的原因是信任。我我们学校是第一届国际版的学生,但我对学姐学长是非常崇敬的,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大多都选择智梦,所以也没关任何的理由到了智梦。再者海超学校的校友,也算的上市学长,就更加信任了。

 

选择中介对于申请还是非常有助力的,因为申请的过程繁琐而劳累,除非家里或者朋友有很好的经验让自己熟悉,很多事情可以由中介代劳或帮助不至于忙得焦头烂额。

 

a) 尤其针对国际版的学生,虽然学校有升学指导,但一个老师就要管很多学生,我们学校是前面不催,一到提交文书最终截止日期的前两天开始催,前一天就熬夜在学校补学生排着队找老师帮忙看,老师忙学生也忙并且老师能给的意见有限,集中于文书内容的选择和语法上(毕竟对语言并不如native speaker来得熟悉)

 

b) 因此好的中介会选择本身申请经历成功的老外作为文书写作指导老外清楚什么样的语言是自然而不显做作的,也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是老套美国人嫌弃或当作笑料更知道怎样的作品可以吸引招生官的眼球,美国人喜欢style

 

c) 学校选择方面中介也会更加客观因为的标化并不是很好学校的老师帮我选择的学校都是排名非常靠后的(40-60)。虽然口头说不重视排名,但太靠后的当然不满意,毕竟大学的排名依然是有价值的。虽然特别靠前学校可以通过操控升学率等等直接操控排名,但集中在后面排名的学校必然是在某些方面做得太不好。

学校的升学顾问这么做是因为学校需要比较申请成功几率而非排名。比如我们学校不会说排名上优势怎么样,而是有多少同学进入了50100学校。但中介就会比拼排名,申请进的人多不是关键,而是这么多人都在这么的排名。而且中介中有fail的申请可以遮掩,在学校中却是信息极度公开的。

 

所以,在为学生定制个性化以及接近要求的学校选择这一方面,中介会更好

 

 


2大学选择

Wake Forest University

Admitted

ED

智梦推荐

Colorado College

Admitted + 奖学金

EA

自己选择

Centre College

Admitted

EA2

之梦推荐可申奖)

Penn State Univevsity

Admitted

Roll in

智梦通知

Ohio State University

Admitted + 奖学金

EA

奇葩理由。。

UC 前五十

三所录取1defer另一所不清楚

 

智梦通知

需要我选择大学的时候我还并不了解美国的大学,只能通过网络、同学校内外顾问了解信息。

 

我连决定去大U还是文理都是纠结了很久的,这方面比较不谈了,网上有非常与详细的文章。个人喜欢文理学校一点对我而言不是问题,但我喜欢小班化注重教授学生的关注度也喜欢在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环境中深交几个朋友。

 

ED维克森林虽然在大U之列,却十足是文理的范儿,所以选择它毫不犹豫。

 

CC是我当时主动提出要去申请,它是文理学校之外唯一的原因便是它的独特block planCC来过我们学校,我和招生官聊过)。

 

Centre 因为智梦推荐有可能能申请奖学金所以进行了申请

 

PSU智梦告诉我加到list里面就申请了

 

OSU申请的理由更奇葩,因为我没有111EA学校,看着同学们都忙得焦头烂额,于是随机选择了这一所学校进行申请,当时的感觉就是我也有111的学校,人生圆满了。后来才知道申请一所学校花费还是挺大的,很后悔。

 

UC学校当时是对自己没信心,增加一下录取几率,但我本来就没有想去大学校,对UC的天气也是讨厌的,只要有别的进学校就不可能去。UC结果我直接收到邮件进了3defer一所,另外一所没有登陆进去查看不是很清楚,因为也不在意结果了。

 

由此可见,我初期大学选择很被动自己真正意义上申请的就只有WFUCC但是后来发现这两所学校就是我的菜,越看校网越喜欢,直接上升至我的dream school的水平。

 

我不能理解的是我的妈妈很想让我申常青藤,但我是肯定没有这个实力的,因为标化吧。而且不喜欢大U的学校,常青藤就不我的考虑范围内了(额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努力标化也可以提高)。但是现在WFU成为了常青藤的一员,她就对WFU另眼相看了。可是,惯有名称不就是体育联盟,大家一起开开运动会。中国村一点地方以为中国只有清华和北大是好学校,中国的留学生家长以为美国只有哈佛或者常青藤里面的任意一所是好学校。但是真正好的学校是对于学生而言的。我承认现在的我没有标化的实力进入牛校,即使以勉强努力进入,我也不太可能在那样的学校中发光发热,得到我花费巨额学费远渡大洋所该得到的本科教育。那些大牛校,得到研究生的时候再去读了

 

所以我真的很想对家长们说,适合家长对于名气和排名的要求的或者适合别的学神的好学校的确是好学校,但所有的好都是相对而言的而对于孩子而言,适合的学校才好学校,是挖掘本科接受教育本身潜能的好学校。

 

 

3/ 标化成绩

的标化真的不好,学校升学指导让我大半个班级的同学一起报考了第一次TOEFL84分。第二次20143

 

阅读

听力

口语

写作

总分

20139

22

22

19

21

84

20143

28

25

23

24

100

第三次考试时间好像是148月份,口语和写作突然降了,但是听力满分,总分101

 

经历也并不光彩,不喜欢单词和刷题的我,更确切说是太懒惰的我做的准备不是很多。光是对于王玉梅的单词,我就只是重复背了前面两个list一要继续背下去就没有了信心,后面的单词大多只是看过一遍但从来没有背过。(这个为了安慰老妈当时说是背完了好吧,我忏悔)

 

阅读练习是学校里面升学指导提供的每周三天晚自习1练习以及TPO软件练习。听力专门的联系也是TPO面,因为方便而且轻松比阅读练得更多。口语没怎么练,倒是第三次考之前把机经做了个遍不知道怎么回事反而考差了。写作更加练得少了

 

和对待所有资料的态度一样,我会疯狂地在网络社区上下载使用一直觉得网上资源已经很多,所以没有读任何的培训班,TOEFLSAT都是,朋友们在外面了一个个班而且还从学校请假去读的时候,我只能当学校老师的乖乖学生了。但我不得不承认,培训班能教会很多我从网上以及自己经验中学不到的应试技巧,在TOEFLSAT实战中能有所加分和提分。

 

但是,我相信上面所列的并不是我在93月间提分的关键,当然TOEFL听力部分除外,我真的在TPO练得很多。9月到3大约半年的时间,我的练习并不真正充分,单词也背的不多,但在学校和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助力。

 

9的时候,在学校已经有了一年IGCSE学习,但是还很生疏,但从高二开始IB真正的魅力来了,IB HLSL课程中口语交流表达并不是必须,但我遇到了我很喜欢的老师MS. LITWAK以及别的老师,TOK开始让我尝试多说话,我成为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同学之一,蹩脚的口语也在MS. L纠正逐渐改善。同时IB的论文写作大量的阅读要求无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生活中不喜欢学习的我更多是在英文电影中遮字幕看、跟读模仿对话唱英文歌等等来提高口语和听力的能力

 

当然,考试中的状态也是很重要的,这一的养成我不清楚原因,自从高中以来,我对待考试的态度都是随意的,几乎就没有紧张过,每一次进考场甚至还会和周围的人轻声聊天,差点在SAT考场中被老师点名批评。所以,轻松和不要刻意在意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吧。

 

SAT方面就更加惨了,先在20141月考SAT II数学790,生物只有680左右生物的成绩是不能用的,都没有提交过。当然我背的太少有关系,现在IB考试也是最近才慢慢背起来成绩又赶回来的。

 

SAT I第一次是高二下学期5月份考的,1730其中数学800,阅读400第二次201410月,而后1112都有考试,但当时考那么多本身分数低的原因,也有成绩不停延误公布所以做二手准备的原因。1017301840, 11到了1930如果拼上数学的份就是1980.好吧,巴郎的词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太大了,也是没怎么背过每天和同学一起看着不停背单词的同学叫大神。TOEFL的单词还是蛮有用的,IB现在写作和口语都还能用得到,可SAT单词能让写作和口语不再LOW,但用到不是很多,我也就不太愿意背,于是SAT考试阅读就各种低,最高的也只有640貌似。大家还是背背巴郎的,至少阅读成绩能一点的。

 

可以这么标化不管不顾可能是我需要申请的学校采取SAT optional的态度,不过我依旧是提交了SAT成绩,而且当时因为11月份的成绩知道12才出,我交的是1840成绩。那么CC给我奖学金的理由,在同班同学110+以及SAT 2320+同时录取的情况下,就只能是关于别的方面

 

大家如果申排名面的大U或文理,最好还是找培训班然后多单词

 


4/ 校内表现

这个的同学评价我为好学生我也是很无奈的,因为班里面比我聪明的学生比比皆是。不过老师的确对我不错也很喜欢我的样子。的数学老师高三现在不我了依旧关心我,对别的同学不尽然。而一个对我一无所知的生物老师也是跟我说过对我印象深刻,因为我在学校里面一直都是笑容非常非常灿烂的,即使说考试砸了或者叙述很伤心的事情也是笑着说的,所以他们都不信我真的伤心啊。悲惨,我是真的伤心。

反正,给老师的印象还是挺重要的这给了我高三时期获得IB内部学科奖学金的机会(虽然申请的时候没派上用场),也使得我的老师推荐信有了分量(这个是我猜的,因为老师写的推荐信我们是看不到的但是老师这么喜欢对吧而且因为是IB这种国际版,老美招生官应该是知道我们推荐信的可信度的)

校内还有比较重的,活动另外的话,就是校内成绩,不知道能不能等同于GPAIB因为还有各种论文的写作,总体上最近越来越老美的青睐,我看WFU里面录的孩纸们就有好多是IB也的确IB要想要读的好真的很累,外面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我们学校里面两极分化还是很严重的。轻松人天天玩电脑游戏,论文可以外面请老师帮忙改,而也有些人忙一段时间午饭都是没时间吃的。

我虽然没有不吃午饭这么极端,也感到很累。IB申请前期和申请时甚至申请后都与IB大量的论文写作时间相重合,那一段时间,我上课的那几天一般都是第一天只34小时,或者没时间直接不怎么睡,然后剩下来一整个星期人就萎,要8就睡,双休日也是一睡半天或者一整天。哎我熬夜的技巧相对于同龄人真的是很差啊。而且不睡觉补论文或者写作作业或者文书的日子我还必须保证第二天非常亢奋上课,那时候心脏就会非常不舒适另一点我的文书也是因为学校里面的论文写作一拖再拖,甚至为此被智梦的顾问批评

这方面能给同样读IB同学的建议只能是好好管理时间,在布置下论文的初期就开始一步步地做研究,否则时间叠在一起真的会很累。

由于我论文写得不错,考试也没有太差,我的IB预估分以及老师对我的评价应该是不错的。这个不确定是因为IB预估分也是不向学生透露的,但是学校里面我的升学指导因为挺喜欢我的,所以悄悄跟我透露说是很高。但具体分数我不知道。升学指导说我能拿到CC奖学金都是因为这个。智梦的Kaite我的文书指导)跟我说,我是因为校内较高的成绩以及文书写作得到了奖学金。


5/ 文书写作

 文书写作多亏了智梦这也是我大力推荐另外找中介的原因。找时候主要就是这方面了,因为在材料寄送等繁琐的细节方面我们学校的升学指导都会做好,文书写作却不能。

这个写作的灵感都要原创,而不是让顾问帮你写一篇。我CC文书的时候非常的顺利,但是写WFU文书的时候,因为有很多小essay要写,其中两三篇的思路一直KATIE否定,当时都快放弃了。这也是其中一个我一拖再拖的原因。这两三篇的定稿我知道上交截止日期前一个晚上才定,所以被批评了。

每个学校的essay相对PS更容易被写烂,因为题材太容易重复了甚至学校之间可以互相套用。所以写出个人性格特色就尤为重要。写的奇怪没有关系,所选的事迹和思想和内容的新颖程度却是很有关系的。然后根据智梦所说的,文书中也要由take-home-message,让招生面细细品味道理的那种不需要是人生哲理,一种态度或者感觉也可以

PS写的是家教那个讲述了整一个做家教的过程,从机遇到准备到瓶颈到最终的感悟辐射了一下对教育整个产业的理解和感受,也感想了一下准备教学一般繁琐却有意义的人生无数的角色。这篇文书我同学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觉得不错,有的觉得很迂腐平凡。

写文书的过程会很无聊,要做brainstorming还要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地进行修改,但是不懂就问吧,没有思路继续想吧,不了解就看吧反正要写的,为什么不写的好一点呢,反正很累的,为什么不累的有价值有回报一点呢

 


6/ 课外活动

的课外活动还是非常的丰富的,因为IB本身CAS,也就是创新、行动、服务,我们又很高要求的活动要做,我在这个范畴下同时参与三四个活动,其中积极地一直在做的有一两个下面不管是不是CAS我就把Common Application填写的列举一下吧。

Common的活动需要选择活动的类别,我参与的活动很多都是同时涉及好几个类别的,为了让简历看起来完美,我就让所有活动都属于不同的类别,不过招生官应该看得出来有些同时同一类的吧,比如关于教育的就很多,因为我当时选择的是申请教育学方面也是FIT

类别

名称

角色

主要内容

学生工作/政治

校学生会

初中:副主席,同时是团委。高二:副主席IB唯一担任执委

初中做什么事我已经忘记了,但因为是老师主导肯定不多高中学生会真的是学生自主,我主要管理志愿者,组织过多次100志愿者维持3的大型志愿。忙起来就是活动前后各半个月天天跑楼梯或者输入信息,而且没有帮手。不过因为是主席团一员,所以也是有别的工作。

学校精神

XX Splash

创办者

组织联络者

老师

CAS那个XX我们校名。让初中生来我们学校上我们班同学的课,也就是我们自己当初中生的老师。因为初中生要求高啊,这个也算含金量大的了。这个活动也是让我要死要活,但是真的很喜欢,主要是学校有一个老师也很支持,还让用实验室设备向初中生公开。

其它社团/活动

宁波地图

创办其实就俩人

CAS。这个我描述的很高大,其实就是在外面和一个同学先玩了宁波老三区的广场,拍拍视频作作介绍,然后我自己又去逛老三区的寺庙,有时候还能顺带爬爬山什么,还是很有趣,活动要求也不高,写得出感想就OK

社区服务(志愿者)

路上

参与者

“老师”

CAS我同学办的,和离我们学校很近的一所刚创办的民工小学联系好,一个月中午时间去一次给孩子辅导,但是因为成员多,所以一个月每一周都有吧。一年级的孩子学术要求没了,可反而更累,不带水真实要命。我们还自己上街筹款买了教室里面的图书架也召集了图书捐赠等等给了小学的孩子们。我觉得这个总比去山区装模作样有用。

学术

网络课程

自学者

网络课程上我拿的第一个文凭是关于成为兽医的,但是不好意思写在Common上,太奇怪了这个。在上面学了很多,最喜欢的是台湾大学史记和忘记哪个大学的战争的悖论。一边看视频,一边听力(因为可以选择没有字幕又大多是英文的)一边又学习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东西,就是一个赞。

科学/数学

STEM

成员

这个是我们学校老师组织的,应该国际的孩子大多都参与的。虽然没几次而且后来就没有,我们一开始做的趣味实验什么的真让我回味无穷。好像有一次还电视台拍摄过

剧场/表演

IB学校的戏剧社

成员

IB里面不停演罗密欧朱丽叶一有访问团就演这个,不过大多数同学没有台词是呵呵。学校那个含金量比较高,不过我后来退了因为活动太多做不过来。我们学校有年度大戏很耐看的一开始的戏剧也有表演的技巧知识。

杂志/出版

XX电台

成员

CAS。这个活动没怎么做因为没什么意思吧。反正一间空教室里面,组织者做host然后录音,让我们谈各种话题,可英文可中文,英文的时候就口语了。

工作(付费)

家教

“老师

高二过渡到高三的暑假做了,教一个五年制小学毕业的初一学生英语,帮助通过考试。那孩子本身比较聪明叫起来也是方便的。我文书写的是这个经历。这个机会是我偶然遇到一个家长问另一个家长要找家教然后毛遂自荐出来的。

我的课外活动真的挺多标化的关联是,一方面,过多的课外活动让我无心关注标化也不想在很累的情况下还要去补课,不过就算不累我应该也不会去。另一方面,我的课外活动与校内成绩和文书等一起弥补了标化的不足,使得在申请既有特色不会因为标化失分。

时间都是错开来的,不多学生这个是因为小学开始到高中就没有停过。我活动其实看起来也没什么大的特色,最主要是三方面:领导力、志愿者、尝试教育。这些是我真正喜欢的,所以有些时候干到累得趴下了也是很开心的。尤其前两个学生会的志愿者三天大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是手指头懒得的,然后开始疯狂补交额有些时候上课也要睡着(真的不是我的错,虽然我很贪睡)

我们班同学很有特色的活动其实可以作为参考,比如可以去印度比赛的空间站设计然后就是各种辩论,什么哈佛辩论、模拟联合国、英国议会式辩论什么的。我自己不喜欢辩论,但是哈辩做过两天志愿者赚了200模联是因为学生会两次志愿都是组织者。我们有同学哈辩从宁波赛区打到了浙江赛区,然后是北京的全国赛区,最后在中国代表队里面真的去了哈佛,还被邀请再次去了也是大神话一开始也有参加学校模联,但大家就在那边查字典说别人听不懂的话,听别人自己也没搞懂的话,实在无聊,就退了。模联颁发的那个奖我也是醉了,反正就是各种名誉的奖都会有,只要参加了就有奖倒还是中间的茶歇好吃、纪念徽章和明信片好看。再者,他们参加比赛是花钱的,我旁观比赛时赚钱的,感觉也很爽。

然后国际班话有去美国名大学夏令营那种我都没有去,我个人觉得是没什么意思,这个大家自己参考不同人价值观不同的。

我觉得我偏题了,原谅我话唠,反正建议大家多做不同类型的活动,觉得占时间了或者不符合兴趣可以退的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持久的活动是自己喜欢的,也能体现自己价值同时不断获得新的价值,最终,虽然不是目的,但的确是一个结果——为申请加分。


7面试

我做过大约四到五个面试,维克森林的面试是最后一个。由于WFU是我的ED选择,也听智梦的顾问说过WFU一定会给ED学生面试不过一位学校会通知我,就自己没在意。

当我知道需要面试这个环节的时候,我们班很多有意向面试的同学都已经做好了Initial View的面试于是我又晚了一步!我真的是非常非常迟钝的一个人啊。但是我们班同学都说做这个面试是升学指导老师或者中介的顾问那里听来的,怎么就没有人告诉我呢。我那个时候IV什么都不知道各种无知,也是蛮惨的。

不过在知道可以自己申请面试以后,我去了各各学校看面试的机会。我去报名initial view的网络面试的时候名额已经不多了而当时因为不确定ED或者EA能进,我选了RD学校,要找到了所有可以面试的学校(全都是文理学校)反复比较和确定时间,把所有可以的面试机会都报名了。其中有两个学校的时间我已经错过,另外WFU面试也是老早截止,我是各种郁闷,幸好后来WFU发来邮件让我面试。

第一场面试是IV,在面试天还是两天前和智梦KATIE练习了一次,学校里升学指导承诺的联系我看是没戏的吧资源也没有。练习的结果还是很让我满意的,指出了很多我的错误,也给了我一份可能的面试题目。我稍微准备了一下。KATIE的时候我非常的生疏,但是因为KATIE告诉我面试是允许不知道答案的,面试官需要的不是知晓万事的神通而是正常的对话,所以我放松了不少。IV面试依旧后来的面试中,我都有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但因为我已日常对话的心态作答,所以轻松地绕过了。IV面试很成功,是最成功的两场面试的一场。具体内容因为都很相似待会儿一起讲。

第二场面试是某一所文理的吧,我不太记得了去好上海的面试以后我一场文理学校的面试,这两场中的其中一场是F&M,我遇了一个大学三年级在读的缅甸男孩,本身英语应该并不是特别好,因为我觉得他的口语中词汇都非常的简单基础。然后太腼腆了,因为他很帅又腼腆,我也是害羞了哈哈,我们之间的对话就变得非常奇怪。问的问题也不是特别的深入,就是那种非常基础的问题,面试问题集上面罗列的一样一个个稳下来无法深入到对话当中去。

第三场面试我去了上海参加Mount Holyoke的现场面试,其它的面试我都是skype上面然后自己穿着正装下面随便就上场了,去上海我穿得很正式,到了以后才发现她们都好随便啊,当时希望我给招生官留下了认真重视面试的印象。不过因为我第一次一个人出门,在上海又去新开的纽约大学上海分部见了一个认识的在读大一美国妹子模拟面试结果虽然我在见美国妹子之前已经到了一遍学校踩点,但是回来的时候坐出租车到了一个错的地方,重新找对路的时候交通堵塞就了五分钟幸好外面那个校友说没误事后面的同学进去了。所以大家有这种面试一定要找好地方啊,千万千万不要像我一样路痴误事。这场面试让我打消ED II它的欲望,因为外面那个中国校友对学校风格的描述让我发现我并不适合女校。而且面试过程也不是很流畅,面试官也是校友,她喜欢讨论政治这方面的,我却毫无兴趣也一无所知,所以当她把话题我的料政治这方面绕的时候,我出现了答非所谓状况,或者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啊。以致于这场我准备的很认真的面试中,我在去的时候火车上反复练习的问题和材料都没有用上。大家练习面试话题的时候,如果能知道面试官的身份,还是事先了解一下面试官的兴趣爱好吧

第五场面试就是WFU,我在学校里面和生物老师在下课的时候偶然提到我要面试ED学校,他主动提出帮我练习。好老师一个!他本身是英国人,不过也没什么关系,都是西方的思路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虽然我现在一个都记不起来了。哦,有关于IBEE课程理解的内容,这方面很有帮助。通过一个中午的交谈,饭都没吃,然后我就在某些方面茅塞顿开。这场WFU面试实战虽然后来发现我能很顺利是积累了前面的面试经验,但我的做法还是郁闷的。本来我应该好好练习准备一下但是面试当天我很困,面试的时间因为时差的关系又是在晚上10点左右开始,于是我从7点半还是8点钟开始睡觉,跟老妈说我闹了闹钟睡半小时就开始练习。结果我可能忘记设闹钟了吧,还是面试开始前15分钟才被老妈叫醒的。于是赶紧开电脑,披上正装。在我打开SKYPE的一分钟左右,面试官来加我账号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在床上坐着开始了面试,因为15分钟的清醒时间,我的脑子算是醒了没有了睡眼朦胧的迹象,开始聊得火热。面试大约持续了2530分钟,也算是正常的时间。面试完我就又睡觉了现在想来也是一个醉。

总体上回过来说面试的总体流程。

准备阶段主要有四部分,一是在网看资料了解面试可能的问题,二是接受顾问和老师作为美国和英国人的指导,三是根据可能的问题罗列答案和练习,四是除了IV都是具体学校的面试,所以仔细查学校的资料找出亮点

面试时候还是要放松心态我在IV的表现一开始是很紧张的,但后来很轻松,录制的视频中甚至可以看出有时候讲得太激动了人就开始晃,都晃都画框外面去了,那老外也真淡定。的面试过程总是充满了意外与曲折的,IV的面试有写作的部分,她却告诉我不知道写作,汗啊,所以我的IV面试有两个面试官FM那场遇上缅甸帅哥也是意外,MHC遇上一个扯政治的害我没话好讲也是意外,而最后WFU就真的是意外了。在这些意外中,有良好的心态真的重要,总不能因为意外就什么都不讲搞砸面试吧。

面试问题回应中,我被问到的主要有个人性格、兴趣爱好活动)、学科、对学校美国)的选择这五个几乎每一个面试都被问到的。一般面试里面的时间比较长的是活动和学科这两方面,可能是因为我活动很有料IB本身又很有特色的关系。五场面试中的四场,即除了FM缅甸帅哥那场,都有问到我的EE,别的学校是一笔带过,IVWFU的面试官EE很着重,问了很详细的关于EE写作过程的实况和感想。因为很多问题的实质是毫不关联的,而面试官为了维持面试的持续性,经常是从我的回答中提取下一个问题的灵感。我也尝试着引导面试官问下一个问题,或者向我感兴趣和做过准备的方向进行对话。面试的结尾总会有问你还有没有要问的,这个当然要问啦,随意挑一些兴趣的就可以了,不要考虑太多问题是不是成熟什么的,反而会别扭,有一些在校网上能找到资料的就别问了,否则显得你傻而且懒。

面试的形式和方式我并不太在意,其实也看个人选择,SKYPE比较方便吧。我在WFU的面试中几乎可能因为美国那边的网络问题,她能听得很清楚我的声音看得很清楚我的外貌,我却听不清她的声音看不清她的脸。这感觉真的是很难受的,很多时候我会请求她重复一遍问题,然后我再复述一遍问她问的是不是这个问题,虽然她表示很理解,不过我不清楚会不会影响面试。以结果来看是不会影响的。面试官本身非常通情达理,而且网络问题并非个例也不是学生的错,能正常应答对话就可以了。

 

8/ 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家长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家长注重排名的想法孩子其实也是认同的,但在差不多排名的状况下,学校会有各自很大的特色孩子喜欢的的确会不经世事,对以后的就业和认可造成影响,但只为了赚取一张文凭不考虑在相对环境中能获得的机遇与能力,反而会错失良机。

 

第二建议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多关注一些留学平台。不管是信任不信任朋友、学校、中介提供的信息,多关注一些总是好的,而且网络上有些非盈利机构是完全没有立场的,不会因为申请率、金钱个人偏见等等给出受到影响的判断。

 

第三个是早做准备,多做准备。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啊,我反应比较慢比较晚的一个了,本来完全可以不这么类的,但是因为意识到要申请的时间很晚,时间管理也没有做好,以至于最最费时间和经历的事情对堆积到了申请前后,可能对我的健康各方面的完成质量有影响

 

第四个是多渠道地提高英文水平,我原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这么多方面同时在受到英文的影响,只是自己喜欢在网上学全球大学提供的英文课程,喜欢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而在学校里面,也是因为喜欢上了任课老师和喜欢上课程内容而变得爱发言得到机会指教。后来联系托福我是打印了奥巴马20132014年发表在白宫官网上的每周演讲不过只是反复看了其中的几篇。

 

第五个是多培养兴趣,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个性化而非留学道路中批量生产的产物。发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做相对应的活动得到相对应的感想,写相对应的文书,不仅可以让自己不受逼迫的情况下有兴趣地学习玩乐,也可以让自己的所有材料经得住招生官的考验,让他们信服。

 

第六个是做真实的自己成绩得到虚假的成绩,为了活动编造虚假的活动,在中国可能有用,但这样一来,就算申请成功,到国外又有什么用呢。网上一个2400的学霸被拒,其中一个理由是活动可能虚假因为那么多没有时间玩了就不是有血有肉青少年了。其实真的挺惨的,如果内容是假那真的可以对他嗤之以鼻,但也不排除真的可能性,但招生官没有选择相信一个天才的存在是他的可悲。招生官看过千百万的申请材料,当然更有火眼金睛分辨材料的真假,甚至对我们更不利的是他们有对中国不诚信”“造假偏见。所以诚信和真实还是很重要的。我做的活动很多,所以相对的标化下去了,这并值得效仿,但大家都是可以找到自己的特色的。而我做的活动数量虽多,可也有侧重,我在Common的时间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有长短的,而且在年上面也是错开来。

 

第七个是管理好校内成绩校园表现。尤其是对于在国际的同学而言,校内成绩和校园表现的含金量都是很大的,比如IB越来越受认可不太可能造假。很多内幕这种我没法说,但是好的校内成绩甚至可以到大学换学分岂不是一箭双雕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已经很晚了,我想得也差不多了最近还要全球统考要抓紧复习啊,大家也可以慢慢开始看各各学校的官网,如果觉得学校官网太广告化了可以翻墙到国外社交网站上看学校真实给老美的感觉。祝大家今年申请季成功!